从STEAM到AIQ教育,B轮数亿元融资后贝尔科教的增长逻辑是什么?

发布日期:2018-03-23   来源:搜狐教育   浏览量:4272

近日,贝尔科教集团对外宣布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由国中创投领投,高通创投、创创壹号、淳信长赢投资、星河集团跟投。

这是时隔一年半后,贝尔获得的第三轮投资。前两轮分别是:2015年8月获得黑马基金 、伯符投资的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2016年9月完成超过8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高通创投(Qualcomm Ventures)、黑马基金以及天使投资人杨向阳等共同完成。

高通创投被看作是一家偏爱前沿科技领域的投资机构,从贝尔的融资历史可以看出,高通创投已经在A轮和B轮连续两轮投资了贝尔。

“每个时代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时代企业’,‘出国热’诞生了新东方,‘应试热’诞生了学大和学而思。技术大潮、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也可能会诞生类似于新东方或学而思的科教企业,贝尔正好具备了投资方看重的用技术改变教育的基因。”贝尔董事长王作冰向鲸媒体介绍了投资方的投资逻辑。

截至2017年底,贝尔科教集团在全国100余个城市有400多家机器人活动中心,1200多名老师,累计参训儿童在50万以上。

这家将自身定义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辐射最广的创意科教平台”,在过去的几年中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提供的STEAM教育有何不同?提倡AI等新技术与教育结合的王作冰提出了新时期的AIQ概念,他又是如何来定义的?

从在线教育过渡到STEAM教育

从2009年开始筹备,“程序猿”出身的王作冰创办了四川倍尔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3-13岁的少年儿童提供课外科技创新教育,随着公司的发展,王作冰在深圳注册了深圳贝尔创意科教有限公司,作为总部和研发中心。

在此之前,王作冰做了3年的在线教育,“商品有电商平台,知识也可以有一个平台作为载体。”王作冰告诉鲸媒体,后来选择切入STEAM教育最大的契机是因为创始团队都是技术人员出身,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IBM、腾讯、大疆等科技公司。

“‘程序猿’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碰到困难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这应该得益于我们所受的编程教育,那么能不能将编程和它所具备的特点传授给孩子呢?”

基于这个想法,王作冰和他的队友们开始研发编程课程,在实践过程中,王作冰发现,机器人是承接编程教育的一个天然载体,“机器人教育是一个跨学科的交汇点,它既涉及到机械结构、智能制造所需要的工科思维,又具备编程带来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计算等能力。”

于是,王作冰当时做了两个关键的改变:一是从线上转移到线下,二是从大而全的平台模式走向细分领域。

王作冰和团队围绕着机器人和编程等课程做研发,制作智能教具,利用乐高、VEX等创意教具,为3-13岁儿童进行分阶段的创意科教活动服务。

对于3-6岁幼儿,主要让孩子通过搭建物体的模型,在游戏和探索中发现、认知事物,引导具象的逻辑思维。

到了6-7岁的学前学龄过渡阶段,则由大块器材转化为小块器材,利用主题系列的器材,提高孩子的搭建兴趣,增加探索求知欲。

对于7-13岁学龄孩子,贝尔则设计和搭建结构装置和独立的机器人项目,以培养孩子抽象思维、发展逻辑推断力、创新能力等。

三条业务主线:产品+服务+平台

王作冰告诉鲸媒体,贝尔现在的业务线可以清晰地分为三部分:产品方面有M系列Mabot、R系列Rebot、W系列Wingbot、S系列Smart、F系列Febot等智能教具;服务方面有贝尔机器人活动中心、玛酷机器人加盟平台、全球赛事运营以及创客实验室等;平台方面则有面向少年的在线编程教育平台bellcode。

“机器人的研发投入能确保公司在技术上的优势;创意科教业务线双品牌战略,可以加速布局全国市场;大赛业务板块拉动品牌知名度并成为核心特色;在线教育业务线的开展,增强用户粘性,有望把机器人教育及游戏带入家庭。”王作冰这样描述贝尔的战略思路。

(图为贝尔科教集团开发的“Mabot”的球形机器人,通过拼接具备不同功能的球形单元,可变换多种创意玩法)

Mabot球形机器人是贝尔主打的机器人产品,这是一款黄白色相间的球形设计机器人,黄色激发灵感、白色可拉近孩子与器具的距离,球形则方便儿童持握,并且支持多角度,让不同颜色、形状的部件拼接,组合成孩子喜爱的卡车、坦克等形状,Mabot还可以与编程学习相结合,通过手机APP进行设定和控制,完成个性化任务。

(由Rebot制作的“响尾蛇”)

另一款机器人Rebot则具有机械感,Rebot由特制的各种金属零件构成,包括孔梁系列、连接件系列、紧固件系列、传动系列和其它配套零部件等具有高强度特点,适合大型作品的制作以及高对抗机器人比赛。

“当近两年的编程热潮涌来时,其实我们已经在6、7年前开始做编程课程的实践了,现在模式上已经成型,对于少儿编程教育来说,单纯的线上模式有待验证,单纯的线下模式也未必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线上与线下结合会是一个比较适合的方式。”

王作冰认为,少儿编程是这两年STEAM教育领域里的一个热点,有政策面的引导,也有大趋势的催化。从长期来看,大家纷纷进入编程教育是好事情,可以加速这个细分领域在整体服务和产品上的提升与更新换代,促使行业整合和优胜劣汰,但是大家进来后会发现教育行业未必那么“好做”。

“在教育行业,产品的试错成本较高。创业者可以把教育当成一个创业项目,但对于孩子来说,教育是伴随他一生的重要的事情,时间是不可逆的,创业者要做的是精细地打磨产品。也许当资本的热度褪去后,这个行业会慢慢趋于理性和正常。”王作冰这样说道。

下一个目标: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AIQ教育

“人才的引入,课程、产品研发的升级,线下连锁、线上编程平台的布局,以及全球赛事运营,贝尔现在已经收获了良性的运转和阶段性的成果。从营收上来说,我们基本做到了每年翻番,”王作冰向鲸媒体透露,“如果把2011年之前算作第一阶段,是把商业模式跑通;第二个阶段是进行扩张,线上、线下布局完成,那么贝尔现在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创新期——发挥AIQ理念。”

王作冰在他去年出版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一书中指出,AIQ即人与人工智能打交道的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工业时代,IQ是人与物的关系;信息时代,我们知道了‘共建’的重要性,开始强调EQ,这是人与人的关系;到了人工智能时代,AIQ即为人与AI的关系,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商值’评定。”

现在的孩子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因此,培养他们的AIQ尤为重要。王作冰举例,美国 18 岁的高中生用算法确定乳腺癌细胞位置,准确率超过了所有医生。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基础设施的完善,人类社会当中越来越多的重要工作被机器取代,变革可能是瞬间发生的事。

王作冰告诉鲸媒体,近期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提出的减轻中小学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顿行动实际上给素质教育机构带来希望。

但是,不排除随着整顿力度的加大,原学科培训的从业者会进入到素质教育的圈子里,“更多从业者的入驻会加速行业的发展,但是他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把K12培训的应试思维带入素质教育。”

“目前的教育体系是200多年前确立的学科制,主要培养工业时代劳动力,应试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非教育本身所需。贝尔所有的课程逻辑以及教育思路不允许出现应试思维,我们提倡培养创造力,让创造力成为传统应试教育的有力补充。”

王作冰对鲸媒体说道,“在课堂上,贝尔强调主题式教学,课程的每个搭建主题都源自于生活,孩子可以通过搭建主题了解和认识生活;老师也会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能力特点,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环节,引导孩子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父母也可以参与到课堂当中,陪孩子一起学习和互动。”

据了解,王作冰本人是全球AIQ研究课题组联合发起人兼中国组组长,下一步,他将带领贝尔联合国内外专家论证AIQ的重要性,让AIQ更加有理论支撑,并开创相应的教育流派。

有意寻找有特色的收并购标的

拿到来自国中创投领投、高通创投等多位投资方的数亿元B轮融资后,王作冰向鲸媒体表示,本轮资金将持续投入到课程产品研发、学习系统升级、线下机器人活动中心扩建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

其实在2017年底,贝尔已在全国100余个城市拥有400多家机器人活动中心,1200多名全职老师,累计参训儿童在50万以上。

“直营店的数量在100家左右,加盟店的数量排在同行业前列。”王作冰告诉鲸媒体,“贝尔无论在运营管理体系、IT系统的支撑,还是在教学培训、课程体系上,经过七八年时间的打磨和研究,做到了现有的可标准化复制的阶段。对于加盟商,我们采取合伙人的制度,不管是价值观、团队培训,还是标准、运营、数据、指标等所有的标准都与直营店一致。”

尽管贝尔的直营、加盟店数量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对于人才的需求却是王作冰一直在意的地方,“教育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我们所在的STEAM教育又特别需要大量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教职人员和产品研发人员,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持续地培养和补充师资的不足。”

王作冰告诉鲸媒体,为了解决中国传统教育下培养的教师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贝尔将在国外设立创意研发机构,以提升老师的创意能动性。

另一个让王作冰感觉自豪的是贝尔在教研上的投入,“贝尔生存的基础是上好一堂课,无论是开发产品、线下课堂建设,还是老师的基本素养等等都要围绕给孩子上好一堂课来进行。我们敢于花重金,大部分收入会用在教研上。”

最后,王作冰向鲸媒体透露了他的另一个规划:在收并购上寻找合适的标的。“选择标的的标准是在区域当中或者细分领域,有独到之处,例如有优秀的团队,有核心技术,有强大市场的能力等,只要具备单向的某种能力,我们都愿意去考虑。”王作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