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哭成年人的不只有“垃圾分类”,还有会编程的孩子

发布日期:2019-07-13   发布者:bellai   浏览量:4063

7月1日上海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清晨起来,上海人民都会面对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 

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傻傻分不清楚,成为很多成年人的困扰。

奶茶、小龙虾等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成了禁忌,并不是出于减肥的自律,而是怕一饱口福之后,不会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的烧脑程度简直分分钟杀死无数脑细胞。甚至一度有网友调侃道: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大脑训练,若干年后,阿尔茨海默症患病率或许会骤减。

目前,全国已有46个城市加入垃圾分类行列。北京、上海、太原等9座城市已经明确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还有一些城市通过高额罚款或者与个人征信关联等方式,引导、教育人们提升垃圾分类意识……这些举措都足以说明“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已经来临。

垃圾分类虽然今年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提及,热度持续走高,但是对于垃圾分类意识较强的欧美发达国家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

以瑞典为例,早在20世纪90年代,瑞典政府就通过立法手段,将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与处理等提上议程。现如今,瑞典垃圾回收率达到了惊人的99%,在垃圾处理方面处于世界前列。

瑞典垃圾分类的成功得力于将环保纳入学前教育。瑞典国家教育局要求,在学前教育阶段,学校必须教孩子尊重和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培养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下一代。

近年来,伴随环保节能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各国对于孩子的环保教育都愈加重视,环保教育形式也日趋多样化。除了环保专题讲座、校园宣传等传统教育形式,环保教育与STEAM教育融合已成为新的课程亮点。

如何将环保主题融入教学,在提升孩子创造力、编程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的同时,通过有趣有爱的方式,向孩子们传达环保理念,将“分类”思维延伸和渗透到学习和生活中,贝尔科教的教研团队在课程研发上进行了深入思考。

在机器人编程课程中,加入垃圾分类等环保课程主题。在孩子们尝试、思考、动手、创造的过程中,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内容和课堂互动,逐步提升孩子们的编程能力和环保意识。


学前课程

在学龄前课程中,主要通过游戏化课程、交互体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在看、听、说、闻、触中,将抽象事物具象化,建立对现实生活中的感性认知。

图为BeBO《环保小卫士》课程场景

BeBO《环保小卫士》课程为例,课程围绕5C1E教学模式开展,5C1E具体包括导入、联系、建构、反思、延续、效果评价6个部分。

1、导入(Channel)

围绕垃圾分类主题,通趣味性的导入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2、联系(Contact)

根据课程主题与内容联系生活,引发学生想象,明确建构主题。

3、建构(Construct)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模型搭建中,在建构中探索、分析、动手操作,完成各种各样的特色建构。

4、反思(Contemplate)

将建构过程、编程、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反思。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在交流、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而正确的理解学习主题。

5、延续(Continue)

 将“分类”思维进行的迁移和应用,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

6、效果评价(Evaluate)

小朋友们向家长讲解本节课发生的故事,并进行效果评价,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所作出的贡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等。

在沉浸式环境、互动式教学体验中,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趣味,让教育自然发生,让知识无感传递。


学龄课程

在学龄编程课程中,则更加强调学生自身的参与度和知识应用能力。老师们会在课程中,引入垃圾分类话题,根据垃圾分类小游戏设置分类剧本。在孩子编写游戏脚本的过程中,通过编程本身,来理解条件判断语句“如果…那么…否则”模块的使用方法及相关编程术语。将编程教育与垃圾分类话题相结合,学生可以在游戏开发中学习和运用编程知识,还可以快速掌握垃圾分类的各类技巧。

图为贝尔编程学生作品

从环保到编程,我们不难发现垃圾分类所涉及的分类思想,其实就是一种编程思维的体现。

分类能力是构成我们思维能力的基础。我们观察和思考任何事物,完成任何思维任务,解决任何主观性的问题,具备强大的“分类”能力是必要条件。

掌握分类思维有助于帮助我们将复杂的问题化繁为简,指挥我们的大脑完成信息筛选和处理,寻找最优方案、路径和方法,从而成为我们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试想,如果孩子们从小就能具备这种“分类意识”,那么不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孩子们都将更有规划性和逻辑性。一方面便于时间管理,让自己的生活节奏变得井然有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

会编程的孩子善于利用编程术语和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比起掌握某一局限性的知识,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往往能对孩子们的人生产生更持久的影响。

未来,环保将成为我们每个人不可回避的话题,因为它关乎到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的环境。面对生存危机、技术攻坚,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创新能力、编程思维,将成为我们解决环保乃至更多社会难题的智慧与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