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严禁超前教学!鼓励学前儿童进行实操、亲身体验类学习活动

发布日期:2020-10-15   发布者:bellai   浏览量:2628

9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草案》中指出,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并要求幼儿园应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通过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获取经验的需要,促进儿童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方面协调发展。

这一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迅速在家长圈里掀起了一阵旋风,对于学前儿童到底学什么、怎么学的讨论也又一次被推向高潮。

 

一、《草案》出台,家长为何欢喜,为何忧?

《草案》出台后,很多家长既欢喜又担忧。

喜的是,草案出台将大大改善目前学前教育“小学化”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大部分家长也不希望过重的学习负担剥夺孩子快乐的童年,失去玩耍的时光。尤其是被焦虑“灌溉”的今天,大人孩子都是身心俱疲。

忧的是,害怕孩子如果不提前学习知识,进入小学后无法跟上教学节奏,完不成学习内容而产生挫败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其实,每一项教育政策的出台,都有其内在逻辑。

同样是在今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委共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教育教学,要强化评价导向作用,发挥评价指挥棒的引导功能,提出要建立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

也就是说,无论是学前教育,还是中小学基础教育,都正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引导孩子发展全面素质,而不再以单纯的知识性教育为主导,要建立更加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体系。


二、政策导向下,孩子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政策的推进也需要时间,在现行政策的引导下,家长们该如何选择和应对呢?

古语有云:学海无涯。

知识没有边界,永远也学不完。与其在短时间内塞给孩子一些知识,还要担心够不够,将来能否跟上的问题,不如提高孩子的学习力!

幼儿阶段进行超前教学,虽然有可能让孩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绩有所进步,甚至高于他人,但是学进去的东西孩子是真的消化了,还是机械性的学会了,家长恐怕也不知道。而且,一旦孩子在初入小学,学习的都是“熟知识”,很容易因“轻敌”而沾沾自喜,从而丧失探索欲和求知欲,养成不认真听讲等坏习惯。

所以,授人以鱼的好处,远不如授人以渔。

学龄前儿童的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模仿性强,可塑性高,学习新事物、新知识非常快。我们与其花费精力去帮孩子抠那些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点,不如投放更多精力在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力、教会孩子如何学习与思考上面。


三、听说这样培养孩子,可以一举两得

教育部倡导幼儿园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通过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获取经验的需要。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认为,对3-6岁儿童的教育,要高度重视动作,要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玩具、场所,鼓励儿童创造性的游戏。他把游戏和动作的发展,当作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

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作为贝尔科教旗下的连锁素质教育机构,同样倡导孩子在幼儿阶段,进行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学习活动,并专为学前儿童设置了专属的实物编程课程。

实物编程课,孩子可以在BeBO智能教室利用贝尔科教自研的实物编程板及Mabot智能教育机器人等进行学习。孩子通过动手实操、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编程、搭建等活动。

BeBO智能教室可与贝尔自研教具进行连接操作,既为孩子提供了智能化学习场所,又能够让孩子充分体验智能教具的魅力,进行创新性地探索。

实物编程课程研发,完全遵循低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不会对孩子进行知识性灌输,而是通过各类不同的主题活动和游戏,来引导孩子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

该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比机械性灌输更能让孩子获取充足的知识。每一个学习主题都融合了生活常识、语言发展、社会认知、科学、艺术、数学等内容。这些知识内容,都是孩子自己探索“发现”的,而不是老师教给他的。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