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起,从国务院到教育部,发布与编程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愈加频繁,很多家长已经嗅到了,学编程将会像学习英语一样普遍。
但仍有许多家长对少儿编程的态度和认知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对少儿编程还存在不少误解。
比如下面这些问题,如果也有您关心的,不如跟着小贝老师一探究竟。
常见误区一:少儿编程=写代码,太难了,孩子学不会
有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编程不就是写代码吗?这么小的孩子哪会啊,单词都还不认识几个呢。
其实,少儿编程与成人编程是不完全相同的。
少儿编程分为图形化编程和代码编程。Scratch是MIT专为儿童开发的图形化编程工具,不懂代码也能操作。孩子可以通过拖动和拼搭积木块创建自己的项目,进行编程创作。
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也可以进阶到代码编程,利用Python、C++等编程语言进行编程学习和创作。学习内容完全可以根据孩子年龄和自身水平进行调整。
贝尔编程作为贝尔科教旗下专为5-15岁的孩子开设的在线编程教育品牌,涵盖Scratch系列课程、Python系列课程和C++系列课程,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基础来选择课程,孩子不懂代码也能学习。
同时,贝尔编程还专为学龄前儿童开设了Scratch Jr课程,0基础学起,年龄较小的孩子也能轻松掌握,完全不用担心孩子学不会。
常见误区二:让孩子学编程,就要参加比赛,升学加分
一提到学点什么就挂钩到加分、升学,几乎已经成了家长们面对应试教育的“后遗症”。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学习不应该本末倒置。
所以,小贝老师就来和各位家长一起捋一捋,学习编程和参加比赛之间的关系。
学习编程能否参加比赛,答案是肯定的。学习任何知识其实都需要一个检验机制,编程也不例外,编程相关的比赛和考试就是检验和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但比赛的本质是让孩子看清自己的水平,找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进阶。家长不应该以加分、升学为目的,让孩子学习编程,这背离了编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初衷。
学习编程的根本目的在于,给孩子带来思维和能力的提升,这才是从长远角度讲对所有孩子都有用的。良好的思维和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孩子的学习,还能帮助其应对复杂的环境。如果能在比赛和考试中能够取得好成绩,是锦上添花。
常见误区三:学编程会占用其他科目的时间,耽误学习
有位资深编程老师说过:少儿编程是一颗种子,是在应试教育的土壤里,埋下应变教育的种子。
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时,都很喜欢采用刷题、死记硬背等方式,就连作文这样的题目,都要去背固定的词句段落。做数学题,同一个知识点稍微变一下题型就不会做了。这是因为孩子们只会做题,而没有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家长担心学习编程会占用孩子学习主课的时间,了解后您就会发现,学习编程不仅能够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促进各科的学习。
编程本就是跨学科学习的典型代表,会涉及数学、英语、艺术、语文等多学科知识,是知识综合应用的检验平台。
像贝尔编程的Scratch系列课程,不仅涉猎各学科知识,还将生活中的现象与常识融入其中,同时引入中国经典故事《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IP人物,用情境动画的形式让孩子更易于接受。
边闯关边学习,不但把知识记住了,还通过各种关卡让孩子勤于思考和动脑,不断提高孩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常见误区四:学编程,孩子会沉迷游戏
孩子在学习一段时间的编程后,即可进行独立创作,比如做一些小动画、小游戏等。有些不了解少儿编程的家长可能会担心,万一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首先,没有必要谈游戏色变,游戏需要节制,但好的游戏确实能够益智。很多孩子沉迷于游戏,多是因为年纪较小自制力较差,对游戏“上瘾”背后的逻辑不了解,很容易掉进“坑”里。
学编程,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游戏背后的原理,还可以自己当规则的制定者。当游戏被孩子亲手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候,谁还会对它上瘾呢?而作为游戏创作者,孩子的设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都会在创作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贝尔编程有很多这样的小学员,他们不仅会做游戏,还做得相当出色,在微信与贝尔编程联合举办的比赛中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常见误区五:不想让孩子当程序员,没必要这么早学编程
学编程并不意味着就要让孩子成为程序员。埃隆·马斯克、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都是从小学习编程,但他们最终的身份都不是程序员。
学习编程带给孩子最大的影响不是选择某一样职业,而是建立思维模式。良好的思维模式能够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能够教会孩子怎样去理性思考、怎样更好地解决问题。
纵观以上几位大佬,他们谁也没有成为伟大的程序员,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能够引领时代。在中国,这样的企业家也不胜枚举。
当然,学习编程的起点要基于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对编程感兴趣,那么他所能够创造的价值和获得的乐趣,将会远超想象。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