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数学题也能消耗成年人的脑细胞吗?去年一道与“老鹰捉小鸡”相关的一年级数学题,就考倒了很多年轻父母。
原题如下:
7个小伙伴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已经捉到了3只“小鸡”。还有()只“小鸡”没有被捉到?
当孩子自信满满地写上“2”,却被老师画上了“红圈”,意为错误答案。和众多网友一样,小贝老师也坚定地认为“2”是正确答案无疑。
推导过程如下:
“老鹰捉小鸡”游戏角色包含老鹰1只,母鸡1只,小鸡若干只。根据题干可知,共计7个小伙伴参与游戏,3只“小鸡”被活捉,那么剩余“小鸡”数量则可表示为“7-1(1只老鹰)-1(1只母鸡)-3(被捉3只小鸡)=2”。
看似无懈可击的解题思路,却被老师解释的“标准答案”诧异到一度怀疑人生。
原来在“标准答案”里,这道题只考虑了“老鹰”和“小鸡”这两者的关系,“母鸡”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因而最终标准答案为“3”,而不是我们大多数人解题所得的“2”。
童年游戏里一直是主角的鸡妈妈,为何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题里不配拥有姓名,不光小贝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就连母鸡其实也是“母鸡啊”。
把数学问题与常识割裂,设置的所谓“标准答案”对孩子们来说真的有意义吗?或许真的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什么样的标准答案具有参考价值?
对学生来说,和“标准答案”一致的答案意味着更高的分数,而高分很大程度能体现一名学生的学习成效。
尤其像有唯一答案的客观题,例如0摄氏度等于多少华氏度?三角形外角和是多少度?世界最高峰是什么峰?这些基于科学依据、客观事实、生活常识的“标准答案”,有助于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
以标准答案为依据制定评判方法,也能最大程度体现考试选拔人才的公平性。
类似于上述“标准答案”,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
像一些明显带有主观意识的开放性题目,不应过于拘泥“标准答案”。比如阅读鉴赏,言之有理显然比“标准答案”更重要,毕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将固定死板的“标准答案”变为科学合理的“参考答案”,有助于学生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从更加多元的角度进行文学作品鉴赏。
而这似乎也能给我们的教育一些启示:未来,只有“多标准、开放性、更科学”的答案设计,才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最大程度挖掘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是限制于“标准答案”本身。
二、如何拓展标准答案之外的思维空间?
一味看重“标准答案”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学生不断“提取”,而失去了“创造”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开拓“标准答案”之外的思维空间,才能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而这恰恰是近年编程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
以贝尔云课堂的在线编程课为例,我们更倡导孩子们借助编程手段达成课程目标,以编程项目激发孩子主动探索和学习的热情。
图为贝尔编程Scratch课程界面
规定目标,不限制实现方法,孩子在自主设计和规划编程作品时,将会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拿经典小游戏“涂鸦跳跃”来说,孩子们在制作游戏时,既可以还原经典,重现我们所熟知的游戏场景。也可以无限扩展自己的想象空间,根据游戏场景和剧情需要,切换背景画面,依据个人角色偏爱,重新定义新的游戏人物。
虽然游戏规则和编程逻辑相近,但是因为孩子们加入了天马行空的创意和主观感受,最终却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游戏体验效果。
经典版涂鸦跳跃PK创意版涂鸦跳跃
编程本质上是一种“命题教育”,看似存在“标准答案”,但在设计构思和结果呈现上却是千差万别,而这也是编程的乐趣和魅力所在。
在贝尔编程社区众多作品中,两个改编版的Flappy bird游戏给小贝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课程学习,孩子们能熟悉掌握Pygame中的image、Surface、Rect等模块,实现碰撞检测的逻辑以及time模块中的Clock()函数等核心知识点,具备独立完成游戏制作的编程基础。
飞翔的小鸟可以变身跳跃的柠檬,在细节设计上孩子们可以倾注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在柠檬的头上加上小叶子或者是一个竹蜻蜓;游戏背景可以是都市风光,也可以是危险的烈火炼狱。
不用成年人的逻辑和思维定式去限制孩子们的思维发散空间,在孩子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更多大胆的尝试和可能性。
对孩子们来说,学习编程的意义不在于掌握固定的概念、知识,而是培养创新思维。
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孩子们会通过主动学习发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思维的开阔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不断质疑、挑战和试错中寻找最优解。
未来,当孩子们不再去追问“标准答案”,而是在不断的思考中创造新的答案,这或许就是学习编程带给孩子们最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