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分数?90%的家长忽视了机器人编程的“隐性加分项”

发布日期:2019-10-17   发布者:bellai   浏览量:2934

近期,全球教育旅行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一经播出,便引发了中国家长们的集体思考。

知名国际记者、主持人周轶君化身教育探索者,通过对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5国社会文化、教育观的多角度解读,试图找到更科学的教育方式,减轻中国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问题的焦虑。

关于孩子的成长,或许没有正确答案。但是上述国家经过时间沉淀的经验之谈,却让我们明白:教育原来也能有迹可循。

其中,芬兰教育给很多中国家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设立考试、弱化竞争,芬兰看似缺乏竞争意识的教育方式,却培养出了极具竞争力的人才,同时也让芬兰成为世界公认的教育强国。

基于国情,我国的教育生态则更推崇应试教育。亲近自然、培养兴趣、团队协作等这些原本属于青少年时期的教育课题,却因为过多关注分数的竞争而被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忽视。

对于成绩,中国家长到底有多看重?

 

孩子校内成绩提高效果可见,使得以英语、数学为代表的K12学科培训受到了家长们足够多的重视。考试成绩、分数似乎永远都是学龄儿童的首要任务。

虽然近些年家长们对于素质教育热情高涨,但是大多数家长对于素质教育的态度都是:学科教育优先,如果素质教育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就再好不过了。

素质教育真的是中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奢侈品吗?以机器人编程为代表的素质教育学习成果真的无法可视化吗?事实并非如此,机器人编程注重过程导向,但并不意味不重视学习结果。

看不见分数的机器人编程有哪些“隐性加分项”?小贝老师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芬兰教育不推崇考试,主张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程中,让孩子们主动感知自己的优势,培养创造力、好奇心、执行力,倡导孩子们在发现和创造中获得快乐。

摒弃成绩单一维度评测标准,尊重孩子们的兴趣与天性,芬兰所推崇的教育哲学与机器人编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高度相似。

以贝尔机器人编程课程举例,老师们会通过趣味性的导入,引起学生们探索的兴趣,然后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确定课堂主题。

在动手操作、想象创造的过程中,对建构过程、编程结果进行讨论、反思,让孩子们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做到触类旁通。

生动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应用水到渠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都得到了培养,从而让知识学习和运用形成一个整体,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机器人编程教育证明:遵从孩子的兴趣发展,未来孩子将更具个性、创新意识和竞争力。

 

分数是我们在学生时代的标尺,它可以证明我们和同龄人相比足够优秀,可以为我们争取到更多好机会。

但是人生毕竟是一场马拉松,贯穿整个人生阶段的习惯、思维和能力,才能帮助我们赢得人生的胜利。

机器人编程作为素质教育的细分领域,一直以来在教学上都缺乏统一的评测机制,而这似乎与很多主张结果导向的中国父母有些格格不入。

比起一次成绩、阶段性学习成果,机器人编程更加注重一贯成绩,也就是培养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能力。


加大对孩子综合素养的关注,机器人编程更容易发现孩子们那些被传统教育所埋没的闪光点。

在机器人编程教学中,“学评一体”正在成为评测主导,方法与学习过程、情感交流与现实应用的多维评测体系的建立,让教育从“重分数”向“重素养”发生转变。

 

由此可见,机器人编程在检验孩子们对于知识理解和技术应用同时,更放眼孩子终身化学习能力的塑造。

虽然机器人编程能力,无法在中考、高考的分数上有所体现,但是国内外院校对于机器人编程素养的认可度正在成为共识。

从近两年的中小学升学特招来看,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江苏、重庆等省市,已将机器人纳入特长生招生范围。

清华、北大、北航、复旦等名牌大学同样青睐机器人科技竞赛获奖者,机器人创课成绩不仅可以作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同时还有机会获得众多高校优先录取名额。

STEM教育率先普及的欧美发达国家,机器人编程能力更是颇受认可。

很多国家都将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成绩作为判定学生STEM素养的重要依据,对于有意向报考国外学校的同学来说,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K12教育可量化结果的培养方式相比,以机器人编程为代表的STEM教育更注重过程和能力培养,更强调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结合。

对于以分数为导向的家长很难在短期内尝到机器人编程教育的甜头,但是对于孩子综合能力、终身素养的提升,以及机器人编程对于孩子学科成绩的辅助,相信未来会给出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