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智与性智双塑造,才是未来教育风向标

发布日期:2020-03-20   发布者:bellai   浏览量:2690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科技与艺术是两条没有交集的平行线。但在科学家眼中,两者彼此关联,相互深刻影响。

钱学森老先生一生执着于航天事业,回忆留美学习的经历,钱老说道:“我年轻时就对美术、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加州理工学院学习期间,除了参加航空学会、物理学会和力学学会,我还参加了艺术与科学学会。”

 

钱学森在加州留学老照片

甚至就连钱老造火箭的想法,都是在与艺术家的交谈中萌生。不可否认,艺术修养极大促进了钱老的创新思维,并将这种新思潮付之于科学工作。

可以说,量智与性智的双重塑造,成就了钱学森在航天科技领域的伟业。

关于量智与性智,钱学森认为:科技为量智,文艺为性智。前者逻辑思维,后者形象思维。一个人的智慧由量智与性智组成,二者缺一不可。

通过计算机、物理、数学训练培养量智,持续提升逻辑思维、计算思维、创造力等能力;通过美术、音乐、艺术等课程培养性智,有助于增益想象力、人文视野和审美意识。

科技与艺术相互增补,才能全面提升一个人的创新能力、艺术修养、学习力和学科融会贯通能力。

同步培养孩子的量智与性智,才能促进个人的综合发展,实现科技创造能力与艺术审美的双修,而这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大方向。

 

一、聚焦英国教育编程思维与戏剧艺术的碰撞

谈及英国教育最好的部分,威斯敏斯特公学校长帕特里克主张注重学生的社会参与度,着力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图片来源: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2014年,为了加速提升数字技能和科技人才储备,英国率先将编程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面向5-12岁学龄儿童全面普及编程教育。

丰富多样的编程产品及配套课程走进校园,以机器人、编程、数字媒体为代表的编程俱乐部、编程教育营等线下编程教育培训,也为孩子们的编程延伸学习提供了更多教育机会。

一边持续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边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戏剧课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英国一大教育特色。

学生将自己对于剧本的理解,通过肢体动作、面部微表情、语调顿挫进行个性化表达。团队排练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有序的分工、协作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

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编程+戏剧的融合教育,英国青少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以发展,严谨的思维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让英国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更强劲。

 

二、科技与艺术并行发展,探索机器人编程与慢美术的共通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无论是机器人编程教育还是美术教育,贝尔科教都在强调兴趣激发,建立与生活的关联,用爱唤醒每一个求知的自由灵魂。

在机器人编程教育中,通过思维启迪、机器人建构和程序编程,完善学生从认识原理到运用原理的完整认知体系。在主题设置和课程设计中,融入数学、物理、科学等多学科内容,提升学生们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田丁美学ART+开放式美学教育,打破了美术教育与人文、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壁垒。

帮助学生从自然的点滴着手,让艺术焕发属于自身的生机。通过美术作品创作,帮助学生培养属于自我的人文特色。依托先行的教育理念,让青少儿因艺术而生未来生活创想。

贝尔科教通过机器人编程与慢美术并行发展,逐步完善STEAM教育矩阵,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美学意识的过程中,专注于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和保护。

 

三、科技与艺术相互补充,实现创造能力与艺术审美双修

区别于传统的单学科教育方式,STEAM教育更注重实践和超学科理念的传达。

学生在进行机器人搭建的过程中,既要融入工科思维,例如结构的稳定性、实际运行的灵活性、任务执行的精确性等;同时也要考虑机器人外观美感、人性化设计等。

看似简单的构型和程序背后,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知识、体验、想象、情感、审美意识多要素的叠加。

美术学习亦是如此。

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出色的绘画技法是基本功,除此以外,熟练有序地组织画面元素、良好的观察能力、快速概括事物特征都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加分项。

可以说,好的艺术作品是美学素养和创想能力的结合。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科技创造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的相互补充,有助于促进孩子完整能力体系的构建。

 

四、科技改变教育,技术驱动“线上+线下”双线教学

科技驱动教育发展,让教育方式发生变化、教学效率变得更高、教学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田丁美学将技术赋能交互式场景,以动画视频教学、双师课堂等交互形式引导孩子进入课程情景,让美术技能的学习更具生活味、童趣味,拓展孩子作品表现形式。

智能化云端服务平台的搭建,让家校服务后台操作更加便捷,全面记录并生成孩子在田丁的成长足迹。个性化关怀渗透教学各个环节,学生每一次进步皆可追溯。

科技赋能田丁美学“线上+线下”教学,教师以爱支撑教学细节和情感沟通。在美学教育中,技术端充分借力科技手段,教师端不遗失教育根本。如此,教育才能更贴近孩子真实所需,才可以在未来走得更远。

放眼于未来,贝尔科教不断深耕机器人编程教育,延伸美学教育模块,不断完善STEAM教育矩阵。在科学+艺术的融合教育中,塑造孩子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