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
《意见》中指出:将依托“双一流”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内涵,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
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的步伐再次加速!
一、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大方向已定
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虽然我国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校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我国在人工智能方向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跨学科创新平台均不足,学科建设缺乏深度交叉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性不强,这是早就存在的问题。
此次《意见》的出台,将会进一步解决这些遗留问题。《意见》基本原则这一项中着重强调,人才培养要以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驱动,从而才能加快研究成果在重点科技领域的转化应用。多维融合的推动策略,将成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重点解决方案。
首先,是学科建设注重融合。
学科建设强调“融合发展”,健全学科设置机制,以学科重大理论和实践应用问题为牵引,促进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向更多学科渗透融合。深化人工智能与基础科学、信息科学、医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丰富完善人工智能主干知识体系和跨学科核心知识体系。
其次,是人才培养注重复合。
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复合培养”,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大力提升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以产业行业人工智能应用为导向,拓展核心技术和创新方法,实现人工智能对相关学科的赋能改造,形成“人工智能+X”的复合发展新模式。
并且,在打造平台、培养机制等多方面也要以“学以致用”为目的,加强理论型研究与应用型研究的并举并行。
二、基础教育“蓄水池”作用凸显
从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政策不难看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面临两大问题:一是500万的人才缺口十分巨大;二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待加强。只有“保质保量”的人才输送,才能保障我国在新一轮的国际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
因此,国家在加速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孵化的同时,开始着重关注人才培养的素质,从资金投入、平台建设、学科建设、培养机制等诸多方面,都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与此同时,除了加紧保障前方人才输送,后方人才“增援”也从未被忽视。
在2017年,国务院便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那时起,人工智能基础教育作为“蓄水池”的作用开始逐渐凸显。
寻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给出的方向,各中小学及教育机构双轨并行,纷纷进行人工智能教育及相关学科教育发展,希望能为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做出贡献。
三、贝尔科教构建智能化STEAM科教矩阵
作为中国早期STEAM教育的开拓者之一,贝尔科教一直牢记 “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的使命。
在发展过程中,贝尔科教深刻意识到,人工智能基础教育是促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连贯性非常重要的一环,基础教育跟上才能保障与高等教育不脱节,才能保障人工智能人才的量与质。
因此,贝尔科教以机器人编程教育为起点,逐步发展成为涵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美学教育、语言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智能化STEAM教育矩阵,培养3-18岁青少儿在人工智能时代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体系。
未来,贝尔科教将进一步致力于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逐步推广编程教育的同时,将开拓更多STEAM教育细分领域,形成完整、综合的青少儿素质培养体系,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