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下简称《意见》)。
《意见》旨在加强中小学实验教育,不断将科技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成果融入实验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从《意见》中,我们不难看出,实验教学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境体验、探索求知、亲身感悟和创新创造,未来将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融、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
《意见》中提出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具体举措,多项都与机器人和编程教育密切相关,下面小贝老师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注重加强实验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育、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
在传统教育中,每一个学科是相对独立的,而以机器人和编程教育为代表的STEAM教育更加强调跨学科学习意识,在实践中融合各学科特点与知识,通过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环节,贝尔机器人编程一贯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
以启迪幼儿编程思维为培养目标的Mabot实物编程课为例,老师会结合生活观察、启发思考、精细动作等训练,拓展幼儿的生物、交通、环保、世界知识等多方面信息。帮助幼儿提升语言描述逻辑与能力、社交意识与规则建立、科学原理认知、逻辑思维与主动学习能力。
在软件编程方面,贝尔在课程设计上,将编程知识运用与应试学科相结合。
例如让孩子们借助编程探索数学方程、生物遗传、科学等奥秘;通过制作小游戏等综合实践,在理解游戏设计理念的过程中掌握常用函数方法。
上图为贝尔学员编程作品
从而将探究重点聚焦某一现实问题,利用数学、科学、工程等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丰富实验教学实施形式,综合运用观察、观测、模拟、体验、设计、编程等多种方式,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学习和记忆效果远远不如亲身参与。
因此贝尔机器人编程倡导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讨论、实践、成果展示强化记忆,深入理解。
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搭建及程序设定相关步骤,在认真观测的同时,进行搭建及编程方式的思考,从全局出发完成作品而不是盲目入手。
在搭建和运行机器人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此时老师们并不急于告诉学生们标准答案,而是先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而后通过启发、提示帮助学生寻找最优解。在不断实践、试错中,让学生们发现机器人编程的乐趣。
在实验教学中要遵循学科特点,积极推动学生开展研究型、任务型、项目化、问题式、合作式学习。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上,十分推崇专题式学习。
以地理课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记住地理位置、人口、首都等地理要素。而专题式学习则会让孩子们先想象一个国家,包括地貌、气候、自然资源、文化等各种信息,以某一主题为切入点,开展发散性思考。
如此以来,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是若干个知识点的堆砌,而是对于某一领域的深入探究。主张项目式教学也是贝尔在教学上的一大特色。
贝尔的编程相关课程以项目为主线,让学生通过猜想、实验、探究、验证、思辨、反思、总结的方式,进行任务拆解、问题研究。从而帮助学生以理性的逻辑思维,抽象问题、概括问题、找到解决问题规律和方法。
技术变革、时代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对教育的深入思考,未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将会开启一个全新的教育纪元。
拓展创新,不断将科技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融入教学,仅仅依靠中小学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以贝尔科教为代表的创意科教头部企业,将会始终致力于培养未来一代的创新精神、科学素养等优势能力,全面推进STEAM教育在中国的普及和推广。